“去細胞同種異體神經修複材料”(簡稱“神橋”)是一種用於外周神經損傷修複的材料,和過去臨床慣用的“挖肉補瘡”式的自體神經修複相比,它避免了切除自體神經所帶來的種種併發症,是目前公認的理想的神經修複材料。
  我國成功研發“神橋”第一人,就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劉小林教授。日前,劉小林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獨家專訪,暢談科研心得、從醫之路。
  南方日報記者 曹斯
  實習生 劉映映 李秋嫻 通訊員 李紹斌 彭福祥
  “要在科研上做出成績來”
  “為搞研究,我可是死過一次的人!”劉小林回憶起20多年前的一段經歷。當時,作為年輕的外科醫生,他一邊做臨床一邊做科研,不料在一次動物實驗中,從小鼠身上感染了出血熱病毒。
  這是一種凶險的疾病,不僅會出血、發熱,還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害,嚴重的可致死。“當時,我全身出血量極大,病危通知書都下了,親朋好友哭成淚人。”劉小林回憶,他被搶救了近兩個月,最終奇跡般地好轉。“我可以說是重新活了20多歲。”這段經歷讓劉小林更加珍惜生命,並暗下決心“要在科研上做點成績出來”。
  研究“神橋”一波三折
  1998年,劉小林開始摸索組織脫細胞技術應用,也就是在這一年,他赴瑞典隆德大學進修,師從世界著名周圍神經外科專家倫德博格,從事神經移植體研究。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同實驗室一名博士的“經過脫細胞處理的神經細胞電鏡照片”實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個大膽的想法跳出來:為什麼不能把這種技術應用到神經移植材料上去?
  說乾就乾。劉小林毅然決定回到實驗條件更適合自己的祖國進行相關研究。然而回國後卻舉步維艱:一是當時國內研究神經移植材料的主流觀點並不看好組織脫細胞技術,二是動物實驗結果一開始也不理想。項目第一次被送往廣州市科技局評審時,評價甚至是“C”——這意味著項目在起跑線上就被直接“槍斃”了。
  不過劉小林並沒有放棄,他四處找尋專家資源,多次講解項目研發價值,希望得到認可。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山大學當時主管科研的副校長顏光美聽說了該課題,敏銳意識到項目很有潛力,便專程聯繫了廣州市科技局,請其重新組織一次對該課題的論證。憑藉這次論證,劉小林的團隊成功拿到了第一個立項。有了第一桶金,省自然基金、國家自然基金都來了,後來還殺進了十一五、十二五的“863”國家科技重大項目,一切都開始進入了良性循環狀態。
  2012年9月6日,中山大學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廣州中大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小林教授為主的科研團隊合作研發成功的“去細胞同種異體神經修複材料”(神橋),已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格審批,材料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獲准臨床使用和上市。
  用真誠和愛心對待病人
  劉小林從醫32年來,對“大醫精誠”四字有深刻的見解:“精是指醫學造詣上的成就,而誠則是指對待病人的真誠與愛心。”
  幾年前,東莞木匠張聰(化名)工作時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不幸折斷,當時張聰的主治醫生便是劉小林。張聰一家老小的生計靠的就是他這一雙手,如果手指駁不回,一家人的生活很快就會陷入危機。
  為了給張聰駁斷指,劉小林做了一個通宵手術,最終成功駁回兩根手指。張聰也因此成了劉小林的“粉絲”,回到東莞後還當起了“宣傳員”。
  “他村裡人一有需要就會給我打電話,我幫忙解決。”劉小林笑著說,“能幫就幫唄!”
  “我覺得做醫生最大的快樂是每每想起這些暖心的事,心裡總會有一絲安慰。”劉小林說。  (原標題:為做研究他曾命懸一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c81xclfm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